绿碳化硅精细微粉w3.5即4000目

绿碳化硅精细微粉w3.5即4000目

价    格

更新时间

陈经理
13526538098 | +86-0371-60900389
  • 联系人| 陈经理
  • 联系电话| +86-0371-60900389
  • 联系手机| 13526538098
  • 主营产品| 碳化硅磨料,绿碳化硅微粉,黑碳化硅,绿碳化硅,绿色金刚砂
  • 单位地址|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国际一区
查看更多信息
本页信息为郑州市海旭磨料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绿碳化硅精细微粉w3.5即4000目”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绿碳化硅精细微粉w3.5即4000目”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郑州市海旭磨料有限公司提供绿碳化硅精细微粉w3.5即4000目。绿碳化硅精细微粉w3.5即4000目

绿碳化硅(green sic)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金刚砂,这种材料自然界中很少存在。它是在1890年经---工合成实验发现的。后来,人们以石英砂和石油焦(或---煤)经过高温冶炼合成碳化硅,实现了碳化硅工业化的量产。它作为耐高温、耐腐蚀涂料或涂层的材料,逐渐体现出碳化硅的优势。

对于海洋船舶行业来说,船只一直存在与海洋的高湿度、高盐分、高温差的环境中,对船体的防腐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复合型防腐涂料可以对船体或甲板进行保护。这些防腐涂料/涂层需要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1. ---的耐候性和防腐蚀性
2. 较高的物理机械强度、抗冲击性。
3. ---的耐磨、耐水、耐油。
4. 对于---甲板---是偏流板来说,还要承受---加力时喷出火焰的高温。涂料需要具有耐高温的能力。


碳化硅具有---的耐热、耐磨、耐腐蚀性能。这些---的性能主要来自于碳化硅的---化能力。碳化硅氧化后可以在晶体表面形成一层sio2薄膜,即使在1500-1600度高温状态下,这层保护薄膜依然可以保持。碳化硅在高温环境中的化学稳定性也很强,具有---的防化学侵蚀的能力。
另外,绿色碳化硅(green carborundum简称gc)的生产采用的是石英砂和石油焦,sic的纯度达99%以上,其硬度较黑色碳化硅高一些。绿色sic 的莫氏硬度可达9.4-9.5,耐磨性能和韧性比黑色碳化硅---。

绿碳化硅微粉经过酸洗和水力分级,酸洗是将碳化硅冶炼过程中的杂质和游离碳、游离硅等物质去除,水洗溢流分级是将碳化硅粉末制成颗粒范围窄,颗粒大小一致的粉体。在制作涂料的时候,有助于碳化硅均匀地分布于涂料当中。绿碳化硅微粉2000目(7微米),2500目(5微米)可用于氟碳粉末涂料、防腐涂料、光紫外线涂料(光敏uv涂料)中,绿碳化硅600目(28微米),800目(20微米),1000目(16微米),1200目(14微米)可用于铁氟龙不粘涂料的填料。

绿碳化硅精细微粉w3.5即4000目物理性能:
努普硬度 2600
莫氏硬度 9.4-9.5
熔点 2600°c
导热性 210 btu/hr/ft2/in/°f 400 °f
100 btu/hr/ft2/in/°f at 1600 °f
比重 3.2 g/cm3
颗粒形状 有棱角颗粒
颜色 绿色

绿碳化硅精细微粉w3.5即4000目化学指标
sic 99.05
sio2 0.2
si 0.03
fe 0.04
c 0.1


绿碳化硅微粉生产规格:
---(w标) w63,w50,w40,w28,w20,w14,w10,w7,w5,w3.5,w2.5,w1.5
欧标(f标) f230 f240 f280 f320 f360 f400 f500 f600 f800 f1000 f1200 f1500 f2000
日标(jis标) 240# 280# 320# 360# 400# 500# 600# 700# 800# 1000# 1200# 1500# 2000# 2500# 3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绿碳化硅精细微粉w3.5即4000目应用场景

1. 特氟龙/铁氟龙涂料(teflon不粘锅涂料添加)
2. 氟碳粉末涂料。起到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的作用。
3. 光敏涂料,uv涂料,紫外线光固化涂料。
4. 其他耐磨防腐蚀涂料的填料。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联系电话:13526538098,+86-0371-60900389,欢迎您的来电咨询!
     本文链接:https://zzzhaixu.zhaoshang100.com/chanpin/136955608.html
     关键词: 碳化硅磨料 - 绿碳化硅微粉 - 黑碳化硅 - 绿碳化硅 - 绿色金刚砂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